为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学校教发中心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工作要求,11月12日,人文学院翻译教研室通过腾讯会议举办专题培训会议。活动聚焦“新进教师优秀教学经验分享”“教学竞赛赋能教师发展”及“OBE理念引领的新课程设计与实施”三大主题,会议以理论引领与实践分享相结合的方式,助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促进翻译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新进教师经验分享:从学术写作到课堂创新
在“新进教师优秀教学经验分享”环节,刘幼玲老师结合《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课程,从选题引导、文献梳理到开题报告撰写进行了系统讲解。她指出,当前学生普遍存在对AI工具依赖度高、学术表达规范不足等问题,因而在教学中注重互动交流与个别化指导,严谨细致地批改作业,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术写作水平。张向晨老师则分享了课堂观察与实践经验,强调应充分利用学习通等教学平台,提升课堂互动性。她以《跨文化交际》和《综合英语》课程为例,探索“学生自主设计叙事活动”的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思辨性与参与度。
二、教学竞赛助推发展:以赛促教、以赛促研
杨昆老师围绕教学竞赛主题作专题发言,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赛,在备赛过程中锻炼教学思维与创新能力。她提出,教师应深耕翻译专业课程,融合数智技术与AI工具,打造特色化教学环节。同时,她指出毕业论文设计需与AI使用标准相衔接,确保教学与科研的学术规范性。她的发言激发了青年教师以赛促研、以研促教的积极性,为后续教学竞赛储备了宝贵经验。
三、OBE理念引领课程设计:成果导向的翻译教学
在“OBE理念与课程设计”主题分享中,孙玉风老师结合文学翻译课程,提出以成果导向为核心的教学路径。她强调教学目标应聚焦学生翻译能力培养,采用“反向设计+过程评价+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模式。通过经典与当代文本对比、真实翻译场景模拟、术语统一等实践环节,学生在理解、思辨与表达方面均得到提升。孙老师还提出三条改进建议:强化校企合作、完善评价机制、推进个性化指导,为翻译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行路径。
四、教师感悟与展望:共研共进、凝聚成长
会后,庄玉蓉、张妍瑜、叶文文三位教师分享了学习体会。庄玉蓉老师表示,培训内容充实、干货满满,将在今后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反馈与课堂互动;张妍瑜老师认为,新进教师的汇报展现了教学改革中的新生力量,今后将进一步融合OBE理念与课程思政,引导学生理性使用AI工具;叶文文老师指出,教师应在AI时代强化教学监管,帮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同时积极探索翻译教学与职业发展的契合点。
五、总结与展望
本次培训主题鲜明、内容务实,充分体现了翻译教研室在教学创新、课程建设与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的探索成果。会议不仅强化了教师的成果导向意识与数智教学能力,也促进了教学竞赛经验共享与专业理念更新。未来,翻译教研室将持续以OBE理念为引领,深化“以赛促教、以研促学”的发展机制,推动翻译课程思政与AI技术融合,全面提升专业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