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发《浙江省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联盟关于组织高校暑期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6-13浏览次数:21

各单位:

    为深化浙江省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工作实效,整合教育“大资源”、激活社会“大课堂”,扎实推进“五团促振兴”行动,构建高校助力乡村振兴“浙江方案”,现就有关通知转发如下。

一、活动目的

根据《联盟2025年度工作计划》文件要求,各高校充分利用暑期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切实履行浙江省高校肩负的“强农兴农”使命,充分发挥联盟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培养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二、活动安排

(一)发起阶段:统筹部署,精准对接(7月1日至7月5日)

各高校根据“党建示范引领团、资政建言智囊团、科技创新攻坚团、扶智扶技培训团、青春建功实践团”五类服务团定位,组建6-10人左右团队,填写《高校暑期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申报表》(附件1),明确服务类型、地点、时间及活动方案,申报材料需突出团队专业优势与地方需求匹配度相结合。

各单位于7月1日前统一将工作申报表(见附件1)材料通过浙政钉报送科研处,科研处汇总后报联盟秘书处。联盟秘书处根据各高校服务团活动开展实际情况,届时邀请相关专家,对各高校开展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进行评选,遴选优秀团队予以表彰,推动五团服务工作常态化。

(二)走访阶段:专业赋能,实践创新(7月20日至8月20日)

各服务团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管理高效、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发挥专业优势和个人特长,在活动地区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联盟秘书处协同各专委会定期走访各服务团,了解活动开展情况,确保活动规范有序进行。

(三)总结阶段:成果转化,长效推广(9月5日至9月30日)

各单位于9月1日前统一将工作申报表和总结报告(见附件1、2)材料通过浙政钉报送科研处,科研处汇总后报联盟秘书处。联盟秘书处根据各高校服务团活动开展实际情况,届时邀请相关专家,对各高校开展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进行评选,遴选优秀团队予以表彰,推动五团服务工作常态化。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产业发展服务。各服务团应深入浙江省各地市县的基层,摸清基层产业发展基础,梳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做强主导产业,为服务对象送技术、送服务,提高基层创新能力与经济效益。

(二)开展技术支撑服务。根据浙江省各地市县的产业发展需求,各服务团合理制定工作服务计划,定期为服务对象现场开展技术服务,指导服务对象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确保服务计划落实落地。

(三)开展战略咨询服务。充分发挥高端专家对浙江省乡村振兴领域重大问题、重大决策的研究、咨询和指导作用,组织各服务团参加乡村振兴领域战略研讨、专家讲堂等活动,充分发挥“智囊”作用,为服务对象“把脉问诊”。

(四)开展人才培训服务。依托各高校的优势资源,通过产业培训,加强开展校政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维度多层次区域深度协作服务,努力构建人才培育新体系,为地方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五)开展返乡实践服务。联盟各高校研究生助力团和本科生实践团充分利用暑期,以家乡为实践地点,开展主题调研、帮扶农产品营销、支教支农、贫困救助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助力家乡教育和人才振兴。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沟通,形成工作合力。联盟各专委会强化工作沟通对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乡村振兴工作服务团提供保障,确保在天台县等重点服务地区有效开展工作。

(二)精心组织,建立长效机制。鼓励支持组建团队,开展跨专业、跨领域、跨区域的全方位技术支撑服务,在专家选派、管理和跟踪服务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推动专家人才服务基层规范化、科学化和常态化。

(三)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各专委会要把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工作作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形成良好舆论氛围。

联系人:朱老师,电话:86929153。


附件:

附件1 高校暑期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申报表.docx

附件2 高校暑期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报告(模板).docx



科研处

2025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