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用数智新媒讲中国故事: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数智媒体与国际传播”微专业正式开班

发布时间:2025-11-10浏览次数:10

1021,数智媒体与国际传播微专业迎来首批学员正式开班授课。这标志着我院在培养懂外语、通技术、能传播的复合型人才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该微专业在培养模式上突出三大特色。一是跨学科课程整合。充分整合跨学科和跨专业课程资源,开设包括《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国际传播》《一带一路与区域国别导论》《数智媒体技术与呈现》《音视频处理与多语种传播》等五门核心课程,构建基于AI赋能的教与学智动课堂。二是注重实践导向。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训、校企协同等方式培养学生智媒体内容创作、国际新闻报道、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实际能力,并与国才杯等诸多赛项相结合,以赛促学。三是产教深度融合。企业国际化发展紧密对接,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为行业品牌的建设和外宣提供语言支持和人才保障,实现学生能力培养与企业出海服务的有机结合。

该微专业学制为2,学生需修满10学分方可结业并获颁《数智媒体与国际传播》微专业证书。首批学员主要来自学校本科一、二年级不同专业,经过综合考察和择优录取后入学。学院将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学生反馈机制,确保教学效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开班首日,课程负责人王催春老师深入阐释了微专业设立的初衷与愿景,强调在全球化与数字化交织演进的当下,语言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与桥梁,掌握多语能力与数智技术意味着掌握了讲好中国故事的钥匙。开班后的第一门课由《中国文化概论》拉开序幕,郭成玉老师以中国哲学思想、饮食文化、建筑特点、教育思想等为核心,结合 “外研社・国才杯” 与 “理解当代中国” 短视频大赛参赛作品,深入分析如何通过短视频点面结合的方式,助力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课上学生纷纷表示深受启发,比如来自水利工程学院及其他工科学院的学生,表示“老师的讲授让我明白技术只是工具,真正重要的是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需求和偏好。作为理工科学生,我过去更关注技术实现,现在开始思考如何让技术服务于有温度、有深度的内容传播。”而来自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则感慨,“我一直对新媒体传播感兴趣,但苦于缺乏技术支撑。这个微专业恰好填补了我的知识短板。”课后同学们也积极进行了反思,对课上展示的具体传播案例展开深入分析,不仅融入课上所学知识,更是提出了自己的全新视角。



数智媒体与国际传播微专业的开设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也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力中国品牌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具体实践。学院将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为培养更多能够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